化债引发大通胀?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对普通人没好处……多位专家深度解析化债政策五大争议

化债引发大通胀?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对普通人没好处……多位专家深度解析化债政策五大争议

宇文朝麟 2024-12-20 惠民科技 57 次浏览 0个评论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陈星    

  11月12日,河南率先披露将发行318.169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随后,江苏、湖南、贵州、四川、北京等地纷纷跟进。

  短短一个月内,今年2万亿元的化债额度已全部披露。

  一方面,政府的“化债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市场上也流传着关于化债政策的种种传说。

  化债会引发大通胀?对普通人生活没好处?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或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专家,为大家一一解答上述疑惑。

  焦点一:化债等于放水,会引发通货膨胀?

  每经记者注意到,有些网友认为化债等同于放水,会引发通货膨胀。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并未增加新的基础货币供应,因此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温来成说,本轮化债主要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替换城投公司的隐性债务。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是主要购买方,其购买比例通常超过80%。而从资金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与银行存款类似,都是资金的一种类型。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每经记者表示,本次地方化债形成的债务是专项债务,相比地方一般债,专项债不计入财政赤字,不影响年度预算财政赤字率,也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因此在短期内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

  温来成表示,通货膨胀通常是货币供应量过多、需求过旺、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化债是将隐性债务转换为显性债务,即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实现债务置换,实际上只是一种结构调整,通过发行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置换高成本、短周期的隐性债务,从而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化债资金发行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通胀。

  “当前我国物价较为稳定且涨幅较小,仍面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短期内不必过于担忧通货膨胀问题。”温来成说。

  而针对“化债等同于放水”这一话题,西南财经大学地方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刘蓉接受每经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人们所称的“放水”也就是量化宽松或QE,是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化债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特定的债务问题,而量化宽松是一种更广泛的货币政策,用于刺激整体经济增长。两者在操作方式、目的和效果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刘蓉解释,化债通常是点对点的融资方式,针对特定的债务问题进行解决,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可以减少债务负担,防止违约,稳定金融市场。

  焦点二:化债只能推迟或转移债务,别无他用?

  有部分网友质疑化债政策的效果,认为债务置换只能将债务问题推迟或转移,没有其他作用。

  温来成表示,债务置换不会减少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但能够推迟部分到期债务的支付,从而为政府腾出若干年的时间来灵活安排财政收支,实现“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这一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必要的。“从政府决策角度来看,处理经济社会问题时需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刘蓉也表示,债务置换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延长地方政府的还款期限,而更长的还款期限意味着每期偿还的本金和利息都会减少,从而减轻财务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通过将高利率的债务置换为低利率的银行贷款,可以有效降低年度利息支出。

  潘向东表示,化债就是将地方政府短期、高成本、不透明的隐性债务,转换为长期、低成本、透明的明债。通过将高息隐性债务置换为低息显性债务,能减轻地方政府当期债务偿付压力,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一揽子化债措施有助于减轻地方化债利息支出,进而改善地方财力。根据财政部估算,由于置换后的债务利率大大低于之前隐性债务利率,债务置换后,5年累计可为地方节约债务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潘向东说。

  记者注意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至2018年,置换债券累计发行12.2万亿元。经过置换,2018年末地方政府债务平均利率比2014年末降低约6.5个百分点,累计节约利息约1.7万亿元。

  那么债务置换后,有什么用?

  刘蓉表示,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方面,通过债务置换释放出的流动性可扩大财政运行空间,地方政府能更灵活地调配资源,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从而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福祉。

  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落实逆周期财政政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改善营商环境。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债务置换有助于城投公司剥离历史债务包袱,摆脱暴雷风险,为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潘向东表示,债务置换释放的财政空间,或投向消费领域,或配合新增专项债投向领域的扩张,通过地方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节省的化债资源将投入到民生消费、投资等重大领域,实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与此同时,化债还有助于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整体利好实体经济。

  焦点三:化债对普通人没好处?

  每经记者注意到,有部分网友认为,化债举措与民生无关,普通人并不能享受到任何红利。

  其实不然,这些化债资金虽不直接发放给个人,但最终会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项目,惠及广大民众。

  刘蓉表示,本次化债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第一是土地和房地产收储。通过土储和房储专项债,地方可以稳住土地和房地产的价格,化解库存压力,帮助市场回暖。

  第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水利工程、高铁线路、能源设施、城际铁路等。这些项目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当地发展,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活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第三是偿还拖欠企业的欠款。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拖欠账款,导致经营困难。有了资金注入后,中小企业资金链就能“活”过来,改善其经营状况。

  第四是民生保障。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项目投入,不仅可以帮助普通人托底生活质量,更能提升消费信心。

  潘向东表示,化债背景下,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压力有望缓解。居民部门资产端修复,有望带动当地消费支出改善。而居民的支出对应企业的收入,企业部门资产端进一步修复。

  “同时,化债也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包括通过股市和债市等间接影响普通投资者的收益。化债为投资者在股市和债市提供了新机遇,影响均比较积极。”

  焦点四:化债会大幅增加政府的债务风险?

  有网友认为,化债举措是在增加政府债务规模,债务会越积越多,最终引来风险。

  刘蓉明确表示,债务规模扩大与风险不能划等号。

  记者注意到,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其中:日本249.7%、意大利134.6%、美国118.7%;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刘蓉表示,目前我国中央债务有举债空间,债务负担率并不高。此外,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也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这一风险。例如,通过设定债务置换的限额和时间表,确保新增债务不会无限制地扩大。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一方面,政府通过发行债务提供了公共服务,增加了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支持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信心和政府信誉,促进经济向好发展,最终实现政府和个体的双赢。另一方面,合理的债务规模、结构和有效的债务管理,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防范通货膨胀和改善金融信用,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焦点五:政府债务不需要偿还?

  除了上述争议,记者注意到,发行的债务是否需要偿还这一问题也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温来成表示,政府债务无需偿还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各国在财政实践中都在努力偿还债务。

  潘向东说,隐性债务的化解思路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坚决遏制增量,二是积极稳妥化解存量。

  化债是用地方政府债置换地方政府实际承担的城投债、贷款等,未来还是需要地方政府来偿还的。债务偿还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于专项债务,可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进行偿还。必要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处置政府资产用于偿还债务等。

  施正文表示,债务可以用财政收入比如税收和非税收入来偿还,也可以通过发行新的债务来偿还旧债务。这种方式在全球多数国家普遍存在,其核心在于减轻即期偿债压力,通过债务撬动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

  (文中截图均来自于社交平台)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高品质管材_工业管道_建筑管材,本文标题:《化债引发大通胀?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对普通人没好处……多位专家深度解析化债政策五大争议》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